传统监控已不足,可调试性是下一代运维关键。它通过按需检查、上下文关联和智能采样,实现主动问题调查和快速修复,降低运维成本并提高效率。API网关是理想的可调试性控制点。
译自:API Observability: Beyond Monitoring To True Debuggability[1]
作者:Veena Rajarathna
在当今的分布式系统环境中,传统的监控方法已经捉襟见肘。虽然仪表盘和警报可以告诉我们哪里出了问题,但它们往往让我们对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快速修复一无所知。API 运维[2]的下一次演进不仅仅是关于可观测性[3],而是关于可调试性,这种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平台团队处理系统可靠性[4]的方式。
可观测性悖论
现代组织在可观测性平台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收集了大量的指标、日志和追踪数据。然而,当出现关键问题时,团队仍然发现自己像侦探一样,关联不同的数据源,并对根本原因进行有根据的猜测。这种可观测性悖论——拥有更多的数据但更少的清晰度——突显了我们在理解系统方式上的一个根本差距。
问题不在于数据的数量,而在于我们无法在最重要的时候动态地聚焦我们的观察视角。由于性能开销和成本限制,跨所有系统组件的持续、高保真监控通常是不切实际的。组织需要的是从被动观察转变为主动调查的能力。
可调试性势在必行
可调试性代表了一种范式转变,从被动监控转变为主动调查能力。虽然可观测性揭示了哪里出了问题,但可调试性揭示了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修复它。这种区别对于需要最大限度地缩短平均修复时间 (MTTR) 并同时保持系统性能的现代平台团队至关重要。
有效的可调试性需要三个核心能力:
• 按需深度检查: 能够动态地提高特定组件、请求或用户旅程的观察保真度,而不会损害整体系统性能。这种有针对性的方法使团队能够收集根本原因分析所需的详细信息,而无需持续高分辨率监控的开销。
• 上下文关联: 当出现问题时,团队需要立即访问跨多个可观测性维度(包括追踪、日志、指标和业务上下文)的相关数据。力量不在于单独拥有这些数据,而在于智能地连接这些数据并在调查的上下文中呈现这些数据。
• 智能采样和过滤: 现代系统会生成大量的遥测数据。可调试性平台必须提供复杂的采样机制,使团队能够专注于特定条件、用户群体或系统状态,同时过滤掉噪音。
API 网关作为可观测性控制点
API 网关在现代架构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充当所有 API 流量流经的集中控制点。这种定位使其成为实现高级调试功能的理想平台,因为它们可以提供对请求/响应流程、服务交互和系统行为模式的全面可见性。
当调试功能构建到网关层中时,平台团队可以获得以下几个优势:
• 全面的请求生命周期可见性: 每个 API 请求都通过网关,从而可以完全了解整个请求/响应生命周期,包括身份验证、速率限制、转换和路由决策。
• 零接触检测: 与需要代码更改或额外检测的应用级可观测性不同,基于网关的调试无需修改上游服务或应用程序即可捕获详细的见解。
• 集中式策略执行: 调试策略可以一致地应用于所有服务和路由,从而确保全面的覆盖范围,而无需跨多个开发团队进行协调。
目标可观测性的经济性
传统的可观测性方法通常迫使组织在全面覆盖和成本控制之间做出选择。跨所有系统组件的高保真监控会很快变得非常昂贵,无论是在基础设施成本还是性能影响方面。
目标可调试性通过使组织能够维持基线可观测性,同时在需要时动态扩展观察保真度来解决这一经济挑战。这种方法可以将可观测性成本降低 60% 到 80%,同时通过有针对性的高质量数据收集实际提高调试效率。
实际实施:从理论到实践
领先的组织已经在实施先进的可调试性平台,这些平台展示了这些实际应用原则。这些系统通常提供:
• 基于表达式的采样: 能够使用简单表达式(例如“http.method == 'POST' AND response.status >= 400”)定义复杂的采样标准,以专注于特定条件或用户群体。
• 多维关联: 在单个调查界面中自动关联追踪/跨度、详细日志和系统指标,无需在多个工具之间跳转。
• 时间会话管理: 自动过期的时间限制调试会话,确保高保真监控不会无意中成为永久的性能负担。
• OpenTelemetry 兼容性: 遵守开放标准可确保在需要时可以使用现有的可观测性工具链导出和分析调试数据。
前进的道路
从监控到可观测性的演变仅仅是个开始。系统可靠性的下一波创新将来自能够实现真正的可调试性的平台——通过有针对性的智能观察快速理解、诊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拥抱这种转变的组织会发现他们的解决时间更快、运营开销更低,并且平台团队更有信心。随着系统复杂性的不断增加,有效调试的能力将变得与有效扩展的能力一样重要。
未来属于不仅可以回答“发生了什么”,还可以回答“为什么会发生”和“如何解决”的平台,而且它们这样做不会牺牲性能或倾家荡产。在这种新的范式中,可调试性不仅仅是一个功能,它还是一个竞争优势。
现代 API 管理平台(例如 Kong Konnect[5])已经在统一的调试界面中实施这些高级可调试性功能,将按需追踪与全面日志记录相结合。Kong 最近宣布 Kong Konnect 中的 Konnect Debugger 全面上市,这是一个统一的 API 平台。如果您是 Kong Konnect 客户,Debugger 现在可供您的组织使用。登录[6] Konnect,导航到网关管理器,选择一个控制平面,然后开始使用追踪和日志调试您的 API。如果您是 Kong 的新手,您可以注册 Kong Konnect[7] 免费开始!
引用链接
[1] API Observability: Beyond Monitoring To True Debuggability:https://thenewstack.io/api-observability-beyond-monitoring-to-true-debuggability/
[2]API 运维:https://thenewstack.io/api-management/
[3]可观测性:https://thenewstack.io/observability/
[4]系统可靠性:https://thenewstack.io/a-new-definition-of-reliability/
[5]例如 Kong Konnect:https://konghq.com/products/kong-konnect
[6]登录:https://cloud.konghq.com/login
[7]注册 Kong Konnect:https://konghq.com/products/kong-konnect/reg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