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工程院四院士谈中国信息技术走向(1)
2006-08-18   

7月28日,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分会召开学术报告会,中国工程院四位院士畅谈信息产业发展,主题涉及信息安全、21世纪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转型,以及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等多个方面。本报摘取这四位院士的主要观点,以飨读者。
NGI要做到可管可控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

中国是3个网民共享两个IPv4地址,美国则是每个网民至少有10个地址。地址不足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现在互联网的应用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初衷。宽带、移动无处不在,以主机为中心、网络是透明的等最初的预想都发生了改变,数据也早已不再是传输的惟一对象。

现在的互联网有几个方面的趋势:VoIP已经成为主流,去年VoIP的使用者,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占到了45%,超过移动和固定电话的用户数;流媒体,主要是IPTV,交互和可点播已经成为主要特点,许多固网运营商也把它看成是新业务的增长点,不仅可以传多媒体流媒体业务,也可以把固定电话和数据捆绑在一起,它的出现标志着IP互联网不仅进入了话音,也进入了广电领域;P2P则不容忽视,虽然用户数只占互联网用户数的1/3,但占带宽流量的72%,运营商对此很不喜欢,但网民喜欢。

现在互联网有发展到“物联网”的趋势,即连接任何可以联网的设备或物体,如传感器网等,其中RFID将大量出现,尤其在工业方面将无处不在。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也表示过,即使在移动用户饱和的情况下,它的移动终端的数量将3倍于日本的人口数,他们坚信任何想控制的物体都可加入无线终端。

但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这些想法也有挑战,可扩展性、业务质量、安全性、商业模式等都是制约互联网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因素。

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无信用的世界里怎么提供有信用的服务,安全性是互联网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如果一个病毒经常在半小时左右传遍整个世界,那么危害程度就很大了。互联网之父Vinton Cerf也说过,现在的互联网远远超出他当初的预计,能否支撑下去很难确定。

二八定律在互联网上也存在。我们可以看到,80%的网民上20%的网站,20%的网民上80%的网站。这就造成了大量网民集中在少数网站上,网站压力很大。而且IP地址问题仍然是个大问题,中国是3个网民共享两个IPv4地址,美国则是每个网民至少有10个地址,地址不足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每10年端口的速率能提高10倍,互联网的协议也越来越复杂。表面上看是好事,但互联网的精髓所在就是简单; 如果越来越复杂,互联网的优点就打折扣了。

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已经处在十字路口,目前有两种解决的思想:一种是修补式的发展路线,即在目前体系下增大容量,不断通过增加新的协议来应付新应用,这样就增加互联网的复杂性,管理可能会越来越难;另一种被称为革命式的发展路线,提出要用新的网络体系来替换现有互联网,有可能会汇聚多种网络体。但目前两种思想都还不明确,互联网发展进退两难。

由于互联网越来越复杂,许多国家都把目标放在了下一代互联网(NGI)的建设上。美国的主要方向主要还是从大容量上解决,探讨和尝试新的协议,尝试把下一代互联网重建在现有互联网上,目标是更好地支持P2P,加快转发,把现有的互联网作为传输层来对待。未来的网络不一定是综合的网络,可以是不同的网络支持不同的应用。

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等8部委的统一领导下,我国也已经开展CNGI一段时间了,主要是建了6个主干网(运营商),通过北京、上海两个国际交换中心连到国际下一代互联网。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计划把这个网扩展到西部地区。

在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设想上,我们希望用户终端使用的是固定IP地址,网络采用用名实名制,利用信令为同一用户信息流建立固定路由。和国外试验不同,我国的下一代互联网试验有运营商参与,强调对无线和移动的支持,希望将来能实现商业应用,做到可控可管可运营。


共4页: 1 [2] [3] [4] 下一页

热词搜索:

上一篇:保卫公司安全:谨防错误操作
下一篇:员工离职管理办法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