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技术与高校教学模式创新
2007-07-29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互联网(Internet)是指采用专门的技术设备将各个不同类型的网络相互联接起来,再联接到其主干网上,它可以称得上是最大的国际互联网络。我们通常所说的互联网技术,指的是集计算机技术、信息传播与交换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一种综合性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高校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十多年前,绝大多数大学生还不知互联网为何物;而十多年以后的今天,互联网已成为在校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及其对传统高校教学的影响,找出这一技术运用于高校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而研究并构建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高校教学新模式,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技术的特点以及对高校教学的影响

  从词源学的角度考察得知,互联网(Internet)最早起源于两个英文单词:Interconnection和Network,取这两个单词的前缀组合而成,一个是Inter,另一个是Net,含义分别为“交互的”和“网络”,翻译为“互联网络”。实际上,Internet在中文里现在有许多种称谓,如“互联网”、“国际网”,还有一种音译法,即“因特网”等等。[1]今天的互联网已经远远超过了网络的含义,它是信息社会的一个缩影。

  广义的互联网技术作为一项综合集成的信息技术,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万能”技术,也就是说,它既可以将现实中的事物、活动、情境模拟还原,达到逼真的效果,也可以将人的思想在电脑上“虚拟呈现”。从功能优势来看,利用互联网技术能方便快捷的获取海量信息,并且具有出版速度快、成本低廉,信息传播的全球性,信息容量大、时效长、可查询检索,交互性功能强大,集多种媒体功能于一体,灵活多样的入网方式等特点。[2]从与传统媒体技术的比较来看,互联网技术具有传播手法隐蔽而且迅速,信息传播方式为双向传播且信息接受者的选择自由度大,声音、图像、文字多维一体的立体化传播形态。[3]从技术文化的角度,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4]

  互联网技术的上述特点对传统高校教学可谓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资料的极大丰富和获取的快捷方便。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全球教育资料的共享,通过互联网技术,教育资料的拥有者可以相互分享各自的知识,并且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取自己最需要的资源。这对于以传播知识、发现知识、保存知识为目的的高校教学来说,互联网技术的这一特点无疑为学者们全面迅速地了解本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给学生传授本学科最新科学知识提供了巨大帮助,这在传统教育技术条件下是很难想象或者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与此相适应的,大学在教育投资的重心方面也出现了由物质资源转向信息资源倾斜的变化趋势。

  (二)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关系的转变。传统高校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信息权威,是教育资源和信息的垄断者。教师向学生传递的是经过加工筛选的,具有特定内容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往往具有滞后性,内容变化慢,大学生往往产生“过时、老掉牙”的感觉。并且,受条件限制,教师疲于传授,没有时间与学生交流引导,或者只有偶尔的师生间的互动,但往往也仅限于个别学生和教师之间,尤其是那些内向型学生与教师之间几乎不可能发生任何形式的交流。大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教育者传递的信息:教师写什么,学生只能读什么;教师讲什么,学生只能听什么;教师播什么,学生就只能看什么。大学生只能在教育者为他们设置的有限“议程”或“菜单”中,进行有限的挑选,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且不能同教育者进行平等的交流。这种信息占有的不对称性造成少数人(教育者)才有话语权,多数人(大学生)只有接受权,最终表现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的不平等。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已经弱化了高校教师原有的权威信息源地位,改变了教师、学生的角色地位和相互关系。并且大学生具有掌握信息技术的年龄优势,导致教师权威由单极化向多极化发展。互联网技术还使得学生活动由群体化向非群体化发展,时间的收缩与空间的延伸,课程由法定的一元化向非法定的多元化发展。[5]并且网络下的教育者将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室里的教师,受教育者也不仅仅是大学校园的全日制大学生们。“网络即学校”、“网络即教师”。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大学生可以在网上随时向老师咨询,相互探讨自己所关心、困惑的问题,与同学进行思想交流,查询自己需要的资料信息,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

  (三)教育手段和方式的多样化。传统条件下的高校教学手段是一种不平等的手段,而互联网技术则为高校教学提供了一种平等的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受体,又是信息的主体。互联网技术不仅改善了高校教师的物质条件,增加了工具和载体,更重要的是为教育活动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给传统的高校教学以有益补充,使教育内容、方式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交互性和个性化的优势,实现教育方式方法的现代化,不仅可以直接将互联网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可以在课下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课堂教育的延伸。在传统教育媒介下难以实现或难以很好实现的一些需求,互联网技术使其变为可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开创了教育的新时代,使高校教学的远程化更为完善,并使教育的终身化思想成为现实。[6]

  (四)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创新。互联网技术更可以模拟和创新教育环境,让大学生在图文并茂、声光俱佳的多媒体教育环境中接受熏陶,避免课堂上那种干巴巴的说教模式,从而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互联网技术的诞生使得人们再也不必在规定的时间去固定的地点接受指定内容的教育。并且,互联网技术强大而且多样的功能为使原来教育者无法做到也不敢企及的教育方式方法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比如,作为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互联网是全天候开放的,没有时空限制,学生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时间,都可以接通网络来学习他感兴趣的内容,和老师进行对话交流。学生学习时间的安排将趋于个性化,不再受旧有课堂时间、空间的控制,“一个真正的因材施教的理想成为现实”。[7]当代大学生是交往频繁的一类群体,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往往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他们希望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寻找伙伴。而互联网技术拓展了交往的手段和空间,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受时空的限制,真正实现了“零距离、最方便交往”的梦想。教育者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现实环境,在网上创设一种近乎乱真的教育情境,或是发挥其娱乐功能,让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接受教育。教育者的工作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发好这些引大学生“入胜”的环境。

  总之,互联网技术对高校教学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宏观层面,它拓展了高校教学时空;中观而言,它改变了大学传统的班级授课的单一教育模式;在微观上,它使高校教师、学生及教育管理人员的思维、行为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8]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以教育资料中介的有目的的交往而实现的受教育者的自我建构的一种实践活动。建构主义在学生观上十分强调受教育者的学习潜能及其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主张教育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观上,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具体地说,建构主义与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突出了三个方面的重心转移:从关注外部灌输到关注学习者内部自发的生成;从个体形式的学习到社会化式的合作学习;从“去情境”的学习到情境化的学习。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受教育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他的学习是主动的,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学习不是知识信息由外向内的“输入”,而是学习者的思想经验体系由内向外的“生长”。合作式学习是建构主义者十分重视的学习形式。支持这种理论的人的前提预设是,每个受教育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大学生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人的素质是互动内化的结果。学生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相互争辩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致意见,并且对问题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同时,学生可以与教师、专家等展开充分的沟通,形成一个广泛的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从而为知识的建构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支持。建构主义的“情境性学习”,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把所授知识或信息与一定的真实情境结合起来,以解决学生在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为目标,突出体现了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的沟通问题,认为不能使学习内容远离现实的情境,只对其作过于简单化的处理。按照这种理论,高校教学活动就是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对象化活动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活动这两个环节的统一。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应该是平等的,不是教育者单向的灌输,而是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的语言和思想交流活动。教育者不能总以师者的姿态,对学生耳提面命,在对话中,学生是平等的伙伴,而不是灌输的对象。

  (二)隐性教育理论。隐性教育理论强调要隐蔽教育意图和要求,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乐于接受教育信息,在心理和行为上从抵触变为主动参与。隐性教育主要是对思想品德教育而言,就是隐蔽德育的“教育”意图,淡化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识。[9]大学生在个性心理上,自我意识较强,具有很强的自尊心、独立感、自信心和争强好胜特点,不愿意别人无视他们,不轻易接受教育者的指令。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学习经历的增加,和对社会了解接触的不断加深,使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不断提高,也有了自己的判断力,遇到问题不愿意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一厢情愿的强迫、急功近利的灌输,往往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从情感上和心理上进行抵制,如此一来,使德育难度加大,效果也不理想。隐性教育理论注重创设情境和氛围以促使受教育者个体产生内在的需求和情感上的共鸣,让教育不是在说教中奏效,而是寓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甚至是娱乐之中,从而使学生主动的去实现教育的目的。“淡化”教育色彩的过程,也是教育自觉自为的过程。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千万不要干巴巴的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们懂得你所讲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们所了解。”

  建构主义理论和隐性教育理论都要求教育过程自然化和情境化,注重教育手段的艺术化和技巧化,强调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关系的互动化和民主化。相对于传统高校教学中教育者的居高临下的“法官”地位,这两种教育理论都要求教育者要站在和学生平等的角度上进行讨论和引导。教育者要放下架子,尽力使自己和学生处于“水乳交融”状态,消除双方之间存在的心理距离与对立情绪,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这两种理论为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学并创新高校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支撑。

  三、“课堂+互联网”模式:构建一种高校教学新模式

  “课堂+互联网”模式是相对于传统高校教学模式而言的。在互联网技术没有出现以前,高校教学只能靠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技术来进行。传统的高校教学遵循“学校制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部门安排课程——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外作业——学习效果评价”的模式,内容枯燥抽象,教育手段机械单调,重视灌输,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环境影响的重要性,不容易被有一定思维、独立能力的大学生所接受。另外,传统的教育技术手段也束缚和限制了高校教学的创新空间。比如,课程集中授课学时有限,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几乎没有时间进行充分交流,课下交流的可能性也不大;“言传笔授”的教育手段很难让教育产生感染力,使大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课堂和教师在教学中的突出地位也使教育者和大学生很难做到地位平等。

  互联网技术为高校教学改革创造了全新的机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说明创建一种新的高校教学模式不但必要而且可能。信息时代的高校教学仍然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支持,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但绝不能取代课堂教育。与传统以课堂教学为主的高校教学模式相比较,“课堂+互联网”模式的优点在于其包括两部分:一是课堂教育,二是网络延伸。

  “课堂+互联网”模式中的课堂教育环节不是以往单纯说教式、平面式的课堂教育,而是吸收了互联网技术的课堂教育。比如,在课堂授课过程中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变那种粉笔加教鞭的简单教育辅助工具。与这种模式相适应,课程必须具备电子版和非电子版两种形式。

  “课堂+互联网”模式中的网络延伸环节主要是指课堂后教育延续。互联网技术可以为该环节提供几种灵活多样的形式。

  第一种形式:教育资源形式。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这种网络延伸教育形式主要以提供与大学生学习有关的信息为主。这种形式下教育者的作用是保证充足的信息,通过集中、及时、全面的呈现给大学生有关的学习信息、教育资料以及权威的观点等,便于大学生课下上网浏览,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在这种形式下,大学生是以“受众——受教育者”的角色接受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技术服务人员通过网络及时将学习资料信息发布到网上,供大学生和其他上网者浏览。互联网技术重心都是在于提供现成的教育资料,方便大学生阅读、浏览或下载。这类网站的特点是大学生只是作为信息的浏览者,而与网站或教育者没有交互活动。在这种方式下,大学生可以借助计算机,自主安排,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各种网络资源,通过网络搜索查询、网页浏览、阅读下载网上有关信息或调用网络学习软件来进行自我教育。在这种方式中,以受教育者自主活动为主,极少需要别人参与。

  第二种形式:娱乐性学习形式。这种形式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网络娱乐游戏环境,通过教育者和教育技术人员提供的有关辅助教育的活动、游戏或者音像作品,寓教育性于娱乐性之中,吸引大学生参与,在不知不觉中使大学生受到陶冶感染,此时大学生的角色变成了“娱乐(活动)者——受教育者”的统一体。这方面一些信息技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已注意到并已付诸应用于意识形态教育领域。比如美国人开发的一种游戏“红色警戒”(Red Alert)就是虚构了一场社会主义国家和美国之间的战争,将他们的文化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赋予游戏内涵之中。

  第三种形式:交流互动形式。这种形式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上建立论坛、BBS(电子公告栏)站点,或者建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在线聊天模式。在这种形式下,教育者把大学生作为“讨论(交流)者——受教育者”在网上通过交互对他们进行引导答疑,使以影响,达到教育的目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的网上交流环境,根据交互活动的时间特性,可以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同步互动活动是指互动活动的参与者之间能够实时地实现在线交流与反馈,达到面对面交流时的实时效果,一般通过聊天工具等实现。异步互动活动是指交流参与者之间的交流活动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不同步发生,人们可以通过网上某些特定工具,就不同话题展开争论,或者回答别人的质问,或者了解别人的观点。异步互动活动又可分为实名和匿名两种方式,比如实名异步互动活动可以通过电子邮件(E-mail)方式实现;而匿名异步互动活动可以通过新闻组、BBS(电子公告栏)等实现。在这种技术环境下,多个大学生可以围绕某一主题,通过交互活动进行讨论,辨明是非,最终获得最佳的答案。也可以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通过交互活动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与协商,最后取得一致意见,教育者在这种环境中的地位与受教育者是平等的。

  “课堂+互联网”模式能比较好的适合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克服传统课堂教育的弊端,面对学生关心的问题,能够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需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和探索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增加教育效果。

  四、“课堂+互联网”模式对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

  “课堂+互联网”模式为高校教学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要保证教育效果,教育者的素质是关键。

  一是教育者要树立全新的高校教学理念。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高校教学不同于单向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教育者要充当大学生的引导者和学习顾问,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力求在互联网技术辅助下通过亲身参与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广泛兴趣并提高其思维和动手能力。而不是仅仅将互联网技术纯粹视为传统教学手段的简单移植,而未能充分发挥其交互性和个性化的优势。

  二是教育者要不断提升互联网技术素养。信息时代的来临,客观上要求高校教学者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成为创新型教育者。提升互联网技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运用互联网技术的能力。高校教育者必须熟练使用网络上各种信息的采集工具、编译工具等。如,能利用浏览器搜集与下载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和公用软件,能设立网页上载个人资料,能在网上收发E-mail等。其次是利用网络获取和选择信息的能力。高校教育者要能够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多途径地收集各种教学资料与信息。能熟练使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资料检索、电子视听感知等获取信息的方法,高质量地履行高校教学者的职业使命。 三是要具备利用互联网技术处理、生成、创造、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利用各种信息协作途径和工具开展广泛的信息协作,能与外界建立经常的、融洽的、多维的信息协作关系,促进自己的教学科研。

热词搜索:

上一篇:网络十大前沿技术
下一篇:D-Link宽带建设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

分享到: 收藏